1. <acronym id="pc4if"></acronym>

          首頁
          >新聞資訊>媒體聚焦
          中國科技網:世界首臺首套交流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在我國建成投運

            2022年5月31日,由中國能建東北院設計、國產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首套交流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在內蒙古±800千伏扎魯特換流站建成投運。

            魯固直流于2017年建成投運,起于內蒙古扎魯特旗,止于山東青州市,工程額定輸送功率10000兆瓦,是東北電網向山東電網送電的重要通道。根據計算結論,工程輸送容量超過6500兆瓦后,在發生雙極故障引起直流功率終端期間,交流系統和交流濾波器的過剩無功將導致換流站暫態過電壓超過控制水平1.3p.u,限制了魯固直流的輸電能力。

            為了克服這一難題,中國能建東北院組織精干力量成立項目技術攻關團隊,和國網經研院一起對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設計開展專題研究,進行了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論證,最終經電規總院評審,確定最優設計方案。該方案通過給扎魯特換流站加裝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接入500千伏配電裝置,采用給定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限制換相失敗、雙極閉鎖、單極閉鎖這三種故障引起的交流母線暫態過電壓水平。

            由于扎魯特站在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停電施工窗口期短暫,攻關團隊夜以繼日、辛勤奮戰,在兩個月內超標準完成了全部圖紙設計工作。其中,由于布置空間受限,加之設備內部存在多個電壓等級,在電氣校驗距離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合理優化了設備的布置方案;由于設計方案與設備研發實驗同步進行,為加快設備型式試驗進度,采用“開天窗”的方式確認設備,有效保證了設備及時完成出廠驗收;設備元件采用冗余設計,大幅提升了裝置的運行可靠性。

            經過科學精心的設計、新設備的高效研發和歷時90天的工程建設,終于實現了國內首次在換流站內加裝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同時是世界首套特高壓換流站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該項技術方案先進,技術領先,對于后續換流站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工程投運后,將極大地提升魯固直流送電能力,從而增強東北地區新能源消納能力,保障山東電力供應,提高魯固直流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該項目還可以提升魯固直流輸電通道新能源電量占比,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對于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6/8c9f2b3b45034118b45dc829777c59a7.shtml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91久久精品

                1. <acronym id="pc4if"></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