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0日,距我來到巴基斯坦濱佳勝三期90萬千瓦聯合循環電站項目現場已經4個月了。4個月的工代生活,對我來說是一次特殊的心路歷程。從開始對“是否來巴”的搖擺,到現在滿懷對項目竣工的期待,這一路的轉變讓我更加體會到工程師肩負的責任。
2021年7月—9月間,由中國能建中電工程東北電力設計院負責設計的巴基斯坦濱佳勝三期90萬千瓦聯合循環電站項目經歷了幾波疫情,現場的部分專工和廠家代表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給項目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感染人員雖然很快康復,但疫情后的沉重氛圍仍然籠罩著整個項目。
到底來不來濱佳勝,對我來說,的確是一道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種種困難讓大多數人心存芥蒂,進而躊躇不前。思緒萬千,身為黨員的責任感戰勝了畏難情緒。我想,黨員就要克服思想和行動上困難,沖到危險的前線完成任務。
2021年11月,我整頓好行囊,來到了巴基斯坦濱佳勝項目現場,開始了一段體力和意志力雙重磨練之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侵襲,現場積壓了不少設計問題尚待處理。
為了方便處理問題,我要求自己白天多跑幾次現場,晚上在宿舍熟悉各專業圖紙,了解現場現狀、思索設計施工階段的各種情況。由于時差原因,為了和東北院的同事保持溝通,確定自己凌晨5時起床,和“家里”同步上班,從而可以掌握足夠的信息和解決方案去處理問題。
辛勤的工作換來的是項目的日新月異。如今,現場的施工已經進入收尾的階段,各分部分項的單體和聯合調試工作已陸續完成,剩下的大多是查缺補漏的完善工作。下一階段,主要任務是配合總包方完成余熱鍋爐的臨時吹管管道的安裝工作,保證吹管工作順利完成。
雖然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有許多繁瑣的步驟,但有困難就要去克服。瑣事讓我認識到嚴于律己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不懼紛繁復雜而堅定不移的執行才能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實現心中所念。
工作從陌生到熟練,思想從搖擺到成熟,4個月的工代生活,所有的經歷都讓我更加堅定心中的信念,也更加堅信只有實干才能突出重圍,獲得最終勝利。在疫情常態化的大環境中,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更多的人忠誠履職、迎難而上,需要有人用實際的行動在“一帶一路”的工程建設中展現“能建人”的風采。
來源:中國電力報2022年3月15日 第六版